蘋果公司每年都會舉辦一場全球性的開發者大會,今年的WWDC25即將拉開帷幕,屆時將揭開iOS 19操作系統的神秘面紗。這個系統將有哪些令人振奮的新功能?讓我們一起揭開這個謎團。
大會基本信息
蘋果公司宣布,今年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25)將于2025年6月9日太平洋時間上午10點正式拉開帷幕,活動將持續至6月13日。此次大會將以線上平臺和位于加州庫比蒂諾的Apple Park為舉辦地點。這種將線上和線下活動融合在一起的舉辦方式,為全球的開發者們提供了更多的參與機會,同時,也讓她們能迅速體驗到蘋果公司最新技術的獨特魅力。
開幕演講亮點
首日清晨,大會將舉行主題演講,開發者們可通過網絡免費參與。其中,敢于創新的開發者們,還有機會親自前往 Apple Park 參與活動。在演講中,我們將向大家展示最新的軟件和科技發展成果,其中,首次對外亮相的 iOS 19 系統尤為引人注目。演講結束后,沒過多久,那些已經完成注冊的開發者們便可以獲取“開發者預覽版”,提前體驗到新系統的獨特魅力。
系統發布階段
大約一個月后,蘋果公司將推出“公開測試版”。這一行動將讓更多用戶有機會參與測試。于是,將會有更多用戶能為系統測試提供助力。據估計,到2025年9月中旬,隨著iPhone 17系列的發布,iOS 19的正式版本將發放給符合條件的使用者。屆時,大家便可以開始使用這款全新的操作系統了。
人工智能升級
iOS 19 在人工智能領域表現非凡。它將蘋果智能技術融入到系統中,顯著提升了Siri對屏幕內容的感知以及上下文的理解能力,使得回復更加精確,更貼合用戶個性化需求。舉例來說,當用戶在購物應用瀏覽商品時,Siri便能依據屏幕上的信息,為用戶提供相關的商品資訊。系統內置了AI輔助的電池管理功能,此功能能夠細致分析用戶的使用習性,從而對能源使用進行優化,增強設備電池的使用壽命,使您在使用手機時感到更加省心省力。
消息應用革新
更新引入了新增功能。iOS 19 首次集成了 RCS 通用協議的“端到端加密”特性,這提升了 iPhone 與 Android 設備間消息傳遞的順暢性與安全性。RCS 協議允許編輯和撤銷信息,并且豐富了多媒體和群聊功能,使得交流變得更加便捷和生動。
實時翻譯便利
iOS 19新增了一個顯著功能——實時翻譯。通過使用AirPods和系統內置的翻譯工具,用戶在通話或直接對話時,可以迅速得到語音翻譯的即時反饋,這極大地簡化了語言交流的復雜度。試想一下,在與外國友人交流時,你能夠迅速且精確地理解他們的想法,這讓交流變得更加流暢。
健康應用升級
iOS 19的健康新版應用得到了更新,加入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健康顧問和“虛擬醫生”兩項新功能。它將iPhone和Apple Watch的傳感器數據整合,向用戶提供了定制化的運動、飲食和睡眠建議,同時還能提前預警可能存在的健康隱患。除此之外,開發者可以利用創新的AI軟件工具包,將他們自主創建的健康模型整合到應用里,從而讓用戶能夠體驗到更加多樣化的健康輔助功能。
設備兼容性說明
在設備兼容性方面,iOS 19對iPhone 12 mini及其后續推出的型號提供了支持,然而iPhone XR、XS以及XS Max并未納入升級行列。對于希望加入beta測試的用戶來說,只需按照“設置”→“通用”→“軟件更新”→“公共測試版”的路徑進行操作,便可以提前感受系統的新特性。
iOS 19新增了許多實用功能和優化,大家最感興趣的是哪一項新特性?不妨在評論區告訴我們你的看法,同時記得點贊并轉發這篇文章。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m.yjdjwpb.cn
OpenAI等4家美科技企業高管出席聽證會談AI未來主導權競爭
聽證會背景
8日,OpenAI、超威等四家美國科技企業的負責人來到了美國國會大廈,參加了題為“如何在人工智能競賽中繼續領先:加強美國的計算和創新能力”的聽證會。這場聽證會的價值極為突出,所涉議題十分廣泛,既包括芯片性能、就業等產業關鍵議題,又拓展至中美歐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等重大問題,充分展現了美國對于爭奪人工智能未來領導權的極大重視。
高管警告出口管制
在聽證會上,高層管理人員普遍表達了對美國出口管制政策可能引發的嚴重后果的擔憂,認為這可能導致美國科技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超威和英偉達等企業已經明確表示,今年的收入可能會受到該政策的負面影響。以英偉達為例,據路透社報道,該公司計劃在未來兩個月內向中國市場引進H20人工智能芯片的替代品。他們這么做,是為了鞏固在中國這一重要市場的地位。
克魯茲的言論
克魯茲主席指出,我國計劃在2030年前成為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先鋒。這一遠大目標,一方面體現了美國對我國在人工智能發展方面取得的成果給予了極大的重視,另一方面也引發了參議員們對于美國是否還能保持其在該領域的領導地位的疑慮。這無疑更加突顯了當前人工智能領域競爭的激烈程度。
高管們的立場
蘇姿豐強調,對國家安全的理解十分關鍵。她進一步表示,如果全球無法繼續使用美國的技術,那么相應的替代技術方案將會應運而生。另一方面,邁克爾·英特拉特提出,這種管制措施可能在不經意間對美國技術的出口造成了限制,從而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布拉德·史密斯提到,若想在人工智能競賽中取得勝利,美國需全力支持私營企業在技術方面的進步,并且還需與國際合作伙伴并肩作戰。奧爾特曼的觀點引起了美國媒體的廣泛關注,他期望全球有更多國家能夠采納美國的技術,然而他也提醒眾人,盡管美國在技術上略占優勢,但這種領先優勢并不明顯。
泛安全化的影響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梁懷新研究員指出,全球范圍內,人們普遍對美國在科技領域的泛安全化舉措感到不滿,特別是美國科技企業首當其沖。與此同時,其他國家及企業正努力通過研發來增強自身獨立性。不過,與美國企業相比,它們的自主性還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約。目前,美國科技領域的領軍企業正努力尋求轉變這一局面,這一舉動也顯示出泛安全化政策對美國本土企業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政策的前景
梁懷新從長遠角度出發,覺得美國實行的科技泛安全化策略不僅對他人利益造成了損害,而且對自身的發展也沒有任何益處,這顯然是一種不可持續的做法。盡管如此,美國政府不太可能輕易接受失敗,預計未來仍會有一段時間的對抗。因此,在這場人工智能領域的競賽中,未來的發展趨勢仍然難以預測。
大家對美國所采取的全面科技安全保障措施能維持多長時間,以及對此有哪些看法,都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若覺得這篇文章內容詳實,不妨點個贊,并分享給更多的人。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m.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