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國經濟穩健運行,能源消費持續攀升,預計全年能源消費量為58.9億—59.8億噸標準煤,清潔能源消費占比進一步提高,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雙重驅動下,我國能源供需格局正經歷深刻變革。 2025年,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鞏固,預計GDP增速為4.5%—5%,能源安全與綠色低碳發展并行推進,能源供應能力穩步增強,能源消費保持增長,繪就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能源消費形勢研判
一方面,消費總量穩健增長,增速趨于平緩。
結合宏觀經濟發展態勢,結合能源需求發展態勢,預計2025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會繼續增長,不過增速會放緩,主要原因是2024年能源消費基數擴大,疫情后工業復蘇對能源消費的拉動效應減弱,同時電氣化深化使得貨運以及城市交通對石油的依賴降低,減緩了化石能源消費增速,但是在低碳轉型和新能源發電政策推動下,非化石能源消費持續呈現快速增長 。通過綜合預測可知,2025年時的能源消費總量處于61億至62億噸標準煤的范圍之間,且相比于同期它的增速大概約為3%至4%,在這些能源消費總量里可再生能源的消費量將會超過12億噸標準煤,從而展現出強勁的綠色增長動力。
另一方面,消費結構持續優化,綠色低碳轉型加速。
煤炭需求預計會實現小幅增長,2024年,因主要耗煤行業產品產量增速回落,以及清潔能源發電對燃煤發電空間造成擠壓影響,使得煤炭市場需求動力不足,隨著2025年擴大有效投資、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等政策措施深入實施,基建相關粗鋼、水泥等重要耗煤產品產量或許會企穩回升,預計能推動煤炭消費量小幅增長。預計全年原煤消費量約在48億至49億噸之間,同比增長比例為1%至2%,其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將會出現小幅下降,煤炭行業朝著高效、智能、潔凈的方向加速轉型。
石油消費需求,逐步趨向穩定,進而進入平臺期 。隨著我國,相關刺激性政策落實,以及消費市場回暖,交通運輸和物流行業,有望持續回升向好 。多個煉化新項目投產,拉動化工用油增長 。然而,電動汽車市場快速滲透,部分抵消石油消費增長,預計2025年,原油消費量為7億—7.8億噸,同比增長約1%,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小幅下降,石油消費平臺期特征顯現 。
預計天然氣消費會延續良好增勢,2024年,以LNG重卡為主的交通用氣增量會有所放緩,不過預計其仍是天然氣增量的主要來源,受產業轉型升級緊迫感等因素影響,工業用氣增幅會受到一定抑制,另外,鑒于2024年以來新投產燃氣發電項目增長以及氣溫因素使發電用氣需求增加,天然氣消費量預計將穩步增長,預計全年天然氣消費量會達到4500億—460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約6%—7%,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小幅上升。
電力作為未來最主要的用能形式,會保持較快增長,電能替代、算力、新能源汽車等以及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構建現代化產業和極端天氣頻發均推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產生較快增長態勢,預計2025年全年用電量會達到10.4萬億至10.5萬億千瓦時2025年能源消費結構,同比增長5%至7%,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會進一步上升,用電增速持續高于經濟增速。
能源生產形勢研判
首先,生產總量持續增長,供應能力全面增強。
伴隨我國優質煤炭產能持續釋放,以及油氣勘探領域呈現新突破,我國能源生產基本盤持續夯實,其能源供應保障能力不斷增強,預計2025年能源生產總量處于50.5億至51.5億噸標準煤區間,增速因前期高基數故而有所緩減。其能源生產結構綠色化水平持續提升,在水電以及風光新能源拉動作用下,非化石能源產量占比提升至22.3%至23.0%,此標志著能源生產朝著清潔、可持續方向邁進。
其次,供給結構持續優化,綠色化水平不斷提升。
煤炭生產開發布局持續地優化著,優質產能不斷地釋放出來。在 2024 年 1 月至 11 月期間,我國規模以上企業產出原煤 43.2 億噸,同比增長了 1.2%,全國煤炭產量持續保持著適度的增加態勢,并且是以晉陜蒙和新疆這四個省區為主,其中新疆成為了煤炭產量主要的增量地區。依據生產煤礦的排產以及在建煤礦的投產情況,預計在 2025 年我國煤炭產量將會相對穩定且維持在高位狀態,達到 48 億至 48.8 億噸,同比增長 1.5%至 2%,持續發揮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當中的基礎性作用。
我國頁巖油勘探開發步伐穩步施行推進,新疆吉木薩爾等3個國家級示范區以及慶城頁巖油田建設進程加快,頁巖油產量成功突破400萬噸,新勘探取得的成果扎實穩固了2億噸原油產量的基礎盤面。與此同時,海上油氣勘探開發持續投入力量,渤海、南海再次獲得億噸級油氣勘探全新發現,國內原油2億噸長期保持穩定生產的基本盤面得到進一步夯實穩固,預計2025年原油產量為2.2億噸,與同比相比增長幅度約為2%。
“十四五”以來,天然氣勘探在陸上超深層取得重大突破,天然氣勘探在深水取得重大突破,天然氣勘探在非常規氣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在塔里木盆地發現多個千億立方米級大氣區,在鄂爾多斯盆地發現多個千億立方米級大氣區,煤層氣產量持續攀升,頁巖氣產量持續攀升,致密氣產量持續攀升,我國天然氣年均增長122億立方米,根據“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預計至2025年可達2500億 - 2600億立方米,同比增速約為5%,天然氣生產有望步入快速發展期。
在新能源的拉動作用之下,發電裝機規模維持著快速增長的態勢,2024年全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面積超過3億千瓦,這當中占新增裝機的比例在85%以上,風電光伏的總裝機達到了13.5億千瓦,我國在氣候雄心峰會上作出的承諾提前6年就已完成,2025年,預計全年新增風電光伏裝機超過2億千瓦,新增煤電4000萬千瓦,新增水電裝機電量為700萬千瓦2025年能源消費結構,新增核電裝機500萬千瓦以上,總發電裝機規模順利突破36億千瓦。
能源供需形勢展望
在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落地施行之后,我國能源消費具備較強增長動力,預計能源消費總量增速會比能源生產總量增速高出些許,大概是0.5個百分點,而能源自給率維持在80%以上。從總體方面來看,預計煤炭的供需會處于平穩狀態,在2024年進口煤的政策是寬松的,預計到2025年進口煤政策會延續,其全年進口量在5億至5.5億噸之間,供需保持基本平穩狀態;原油供需缺口超過5億噸,國際石油市場呈現供大于求的情況,我國原油進口維持在高水平;天然氣進口需求比較高,供需缺口約為1800億至2000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保持在較高水平;電力供需處于緊平衡狀態,全國電煤庫存較高,煤價氣價合理,預計2025年電力供需總體處于緊平穩狀態時,部分區域用電高峰時段會偏緊。
有關建議
2025年,在“兩重”“兩新”以及國家一系列支持消費、擴大內需等穩增長政策的指引之下,宏觀經濟持續延續回升向好的態勢,能源消費增長依舊有著較強的基本盤支撐,然而,我國能源需求以及供應保障仍然面臨著多重的不確定性以及挑戰,氣候變化等多重因素牽動著能源需求的走勢,地域之間沖突不斷,全球能源市場波動以及價格不確定性增加,能源斷供等極端風險持續上升。
建議一是,將能源安全保障的策略予以強化起來,去構建更為健全完善的能源儲備以及應急機制,進一步加深與核心能源供應國之間的多邊協作,從而建立起來多元化且又可靠的全球能源供應網絡;建議二是,要持續不斷地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當中所占的比重,積極推進跨區互聯互濟以及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基礎設施建設,使其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得到優化,以此來支撐起新能源能夠合理地消納利用;建議三是,需關注人工智能算力、新能源產業、低空經濟等這些新業態的布局以及用能需求,開展產業以及能源協同優化的工作,而提升能源生產以及消費效率 。
(作者均供職于)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m.yjdjwp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