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8月,黃先生借助鏈選選中了一套價值400萬元的房產,支付過定金,卻未曾想到陷入到一個連環抵押的陷阱當中,最終被迫讓個人承擔巨額風險,才勉強勉強得以完成交易。這一事件不但暴露了中介該行業的監管存在漏洞,更引發了對于房產金融產品泛濫的深刻憂慮現象 。
房產交易背后的巨大風險
黃先生支付定金之后才知曉住建委 投訴鏈家,這套房屋存在私人按揭情況,同時還有銀行的抵押貸款。更讓人詫異的是,抵押在2015年3月就已然逾期,房東根本沒能力償還貸款。這表明房屋隨時有可能被查封,然而鏈家在交易之前卻未曾進行任何背景調查,致使買家陷入極大的法律和財務風險之中。
中介提議墊資推進交易面臨爭議
鏈家經紀人在房產問題起初被發現時,提議黃先生把首付款提升至七成,之后又提出公司拿出110萬元來進行墊資,以此完成交易,黃先生最終應允了這個方案,然而卻沒料到這僅僅只是后續一連串麻煩的開端,中介只顧著推動交易卻忽略風險的這般做法,引發了外界對于其專業性和責任感的質疑。

賣家經營失敗引發新的查封危機
11月到12月這段時間,該房產的房東,由于公司經營遭遇失敗,欠下銀行高達1.5億元的信用貸款,這筆巨額債務致使房屋被銀行申請查封,更具諷刺意味的是,鏈家以合同簽訂之后房屋才被銀行查封作為理由,拒絕承擔任何責任,把風險完全轉嫁給買家黃先生 。

買家個人努力解除銀行查封
黃先生面臨房屋被查封的艱難處境,只能憑借個人之力,與銀行不斷反復進行溝通,還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以及時間,最終才達成成功解除查封的結果。這樣的過程不單單耗費了他的心力,還暴露出中介機構在風險出現之時的逃避態度住建委 投訴鏈家,讓買家權益保障如同虛設,毫無實際作用。

高息金融服務暗藏隱患
鏈家所提供的金融服務里,贖樓貸、全款貸等產品年化利率已然高達19.2%,盡管沒有違背法律規定,然而其呈現出的高息特性卻加重了買家的負擔。更為關鍵的是,這些產品欠缺透明度以及監管,一旦碰到問題,買家極難進行維權。鏈家表層披著房產金融外觀,實則掩蓋了其準P2P平臺的風險本質。
平臺資金安全和監管缺位問題突出

據估算,鏈家每月的資金沉淀能達到高達20億元之多,然而它的擔保方中融信的經營范圍卻明確地將融資性擔保給排除出去了。這事實上意味著,鏈家所售賣的理財產品一旦出現風險狀況,那所謂的擔保就不過只是一張沒有實際效用的空文而已。結合近期P2P平臺頻繁出現暴雷的當前現狀來看,鏈家這種欠缺第三方監管的模式,實在是讓人深感不安啊。
您有沒有在房產交易期間碰到過相似的風險呢,歡迎來分享您的經歷額,同時也請為本文點贊并且進行轉發呀,從而讓更多的人對房產交易里的潛在陷阱提高警惕呢。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m.yjdjwp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