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稱呼,老百姓俗稱它為石牌樓,是我國古代用于表彰、紀念裝飾、標識和導向的一種建筑物,而且又多建于宮苑、寺觀、陵墓、祠堂、衙署和街道路口、農村大門口等地方,再加上長期以來老百姓對“坊”、“樓”的概念不清,所以到后來兩者成為一個互通的稱謂了。由于其自身功能的特殊性,千百年來,牌坊繁衍發展,不僅遍及祖國各地,而且還遠涉重洋,屹立于異國他鄉,被視為中華文化的一個典型標識。

單門石牌樓富有變化的表現技法
單門石牌樓浮雕的省略法的運用
我國的農村石牌樓大量的吉祥圖案來源于生活,但這些圖形不是用石雕的形式真實再現,而是經過工匠們用省略和提煉相合的方法,現在的單門牌樓創造出了高于真實形象的藝術圖案。這也是傳統石牌樓影響的結果。如石獅子的鬣毛密而細,石雕獅子鬣毛處理則雕成圓凸形,刻有數條旋式曲線,則表現了石獅子茂密的鬣毛。還有對花葉的處理,只是雕幾個花瓣,就表現了花瓣了美麗,葉子上刻幾條線就表現了豐富的葉脈。對蝙蝠圖案的省略也可謂簡潔明了,特點鮮明。如很多單門石牌樓的橫梁浮雕就雕刻了很多吉祥蝙蝠形圖案。

石牌坊雕刻技法-素平
素平是將石材表面打鑿平整,不施圖案題材的加工技法。打鑿的次數越多,石材表面愈光潔平整,多施于石牌坊雕刻對聯的柱子上和石牌坊基礎地面鋪裝等部位。閩南、海南海口、廣東梅溪等沿海地區傳統建筑用于石牌坊地面的石材表面較為粗糙,用于石牌坊柱子表面的素平雕刻則較為細膩。

大門石雕牌坊的體量
山門樣式的石雕牌坊一般為三門并立,有些規模較大的景區,為了使石大門和環境相互協調,入口山門為多開間建筑,體量較大,氣魄較雄偉,可根據環境、道路及游客流向、客流量等因素而定.對于簡化的山門,墻體的材料為竹木,體量較小,門洞的形式可以多樣,常見的有圓形、方形等。
小結:裝飾美是石牌坊雕刻制作的目的。精湛的裝飾藝術,給石牌坊增添了審美價值及文化價值,并且更具有標志性與紀念性。特別是有的石牌坊成了雕刻的載體,似一件大型雕塑藝術品。蘊含著吉祥風水文化,我國古代所建造的牌坊中,有不少是地方是因為修建石牌坊而知名。例如,僅五臺山石牌樓、隆昌牌坊群、徽州牌坊群,廣東的梅溪石牌坊、海南的農村牌坊、福建的新農村石牌樓等,其石牌坊牌樓造型更是千變萬化,多姿多彩,構成獨特的大門建筑美。
作者:長城石雕廠歐陽廣彬,敬業的牌坊牌樓雕刻廠家,我們專注、用心制作,追求........版權屬于: (http://www.shidiao136.com/paifang001/)(12301688.com)版權所有。
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本文來自:http://www.shidiao136.com/paifang001/archives/2412







